[AI] 英伟达CEO黄仁勋谈下一代制程技术与GPU架构发展

[复制链接]
48 |0
未来视野 发表于 25-3-27 21:46:1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   IP属地:广东东莞
近期,在GTC大会的一场问答环节中,英伟达(Nvidia)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分享了对未来制程技术和GPU架构发展的看法。

黄仁勋表示,依赖全环绕栅极(Gate-All-Around,GAA)晶体管的下一代制程技术有望为公司处理器带来大约20%的性能提升。然而,他也强调,对于英伟达的GPU而言,性能的提升主要源于公司自身的架构创新以及软件层面的突破。

在谈到未来几代英伟达GPU架构时,黄仁勋透露,如果英伟达转向采用基于GAA晶体管的制程技术,预计能实现约20%的性能增长。但他同时指出,随着摩尔定律的放缓,全新的制程技术在密度、功耗或能效方面可能仅带来20%左右的改进。因此,尽管制程技术的改进是受欢迎的,但它已不再是颠覆性的变革。

黄仁勋进一步指出,随着人工智能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,高效管理海量处理器的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。数据中心越来越关注“每瓦性能”,因为“我们正逼近物理学的极限”。他暗示,未来的挑战将在于如何更好地整合和管理处理器资源,以实现更高的能效和性能。

在制程技术选择方面,黄仁勋表示英伟达通常不会率先采用台积电最新的制程技术,而是倾向于选用经过验证的成熟工艺。例如,英伟达当前的Ada Lovelace、Hopper以及Blackwell系列GPU就采用了台积电4nm级别工艺的定制版本。展望未来,英伟达预计于明年发布的下一代AI GPU(代号“鲁宾”Rubin)将采用台积电的3nm级别制程。基于此,外界普遍预期英伟达将在2028年推出的“费曼”GPU上采用基于GAA的制程技术。

尽管英伟达在制程技术方面保持谨慎态度,但黄仁勋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。他表示,英伟达已不仅仅是一家半导体公司,而是一家大型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提供商和算法开发的领导者。英伟达的业务重心已逐渐从单纯开发计算GPU转向AI服务器、服务器机架乃至集群等领域。

黄仁勋的言论展示了英伟达对未来技术发展的深刻洞察和战略思考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,英伟达作为行业领导者将继续在GPU架构创新、软件优化以及整合管理方面努力探索,以推动整个行业向前发展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热门版块
数码资讯
最新数码动态,尽在掌握。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