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帖
客户端
扫码下载

自制PL56002数控CV/CC同步Buck电路及铝合金外壳实践

[复制链接]
3 |0
数码小喇叭 发表于 昨天 20:5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在电子制作领域,数控电源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。对于热衷于DIY的爱好者来说,自制一款功能相对完善的数控电源不仅是对技术的挑战,更是一种乐趣。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基于PL56002芯片设计、制作并调试一款数控CV/CC同步Buck电路,同时分享如何为这款电路打造一个铝合金外壳。

五六年前,笔者就对数控电源产生了浓厚兴趣,并先后尝试制作了多个数控电源。那时,对开关电源的了解尚浅,总希望能找到一款集成度高的芯片,最好能集成CV/CC控制且外置基准,这样MCU只需输出两路DAC或PWM信号,即可分别作为CV和CC的基准。然而,经过一番寻找,并未找到满意的芯片,只能自行搭建电路。起初,使用LM2596制作了两款,但功率偏小且过冲控制不佳。后来,基于TL494制作了一款,效果尚可,但元件多,环路补偿计算复杂。

前阵子,在网上闲逛时,偶然发现了一款集成度很高且适合做数控电源的芯片——PL56002(最初找到的是PL56001,但联系厂家后得知已停产),这重新点燃了笔者制作数控电源的热情。PL56002是一款固定导通时间(COT)同步Buck控制器,内部集成了CV/CC控制电路,输出电压范围为3~32V,输出电流范围为2~32A。其开关频率分为150kHz、300kHz、600kHz、1.2MHz四档,并集成了自举NMOS驱动电路、短路保护、过压保护等功能,采用3x3 20脚QFN封装,电路相对简单。

在了解PL56002的基本特性后,笔者开始设计电路。外置两个NMOS,配合功率电感、输出滤波电容,组成同步整流Buck电路。由于支持两路输出,因此可以有两个输出电路采样电阻。在电路设计过程中,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注意:COMP管脚为内置EA(误差放大器)输出端,需外接频率补偿电路以保证电路稳定;FREQ管脚用于设置开关频率,接地时为150kHz,接VDD时为300kHz,如需600kHz或1.2MHz,可通过分压电阻调整;VADJ、IADJ管脚分别为CV和CC回路提供参考电压,可外接模拟电压信号或PWM信号。

COT控制方式相较于传统的电压型控制和电流型控制,具有更快的动态响应速度。其工作原理是:输出电压采样信号与参考电压用比较器比较,当电压采样信号低于参考电压时,上管HS导通,同时启动定时器,电感L中电流按固定斜率上升,输出电压也上升。达到固定导通时间后,上管HS关闭,下管LS导通开始续流,电感L电流按固定斜率下降,输出电压也下降。采样信号低于参考电压时重复上述过程。由于COT控制方式没有误差放大器,也不需要做环路补偿,因此没有了积分环节造成的延时,动态响应速度更优。

然而,COT控制方式也面临一些挑战。例如,它依赖输出电压波纹工作,因此需要输出滤波电容具有较高的ESR(等效串联电阻)。电解电容、固态电容、钽电容等ESR相对较大,适合用于COT电路;而MLCC(多层陶瓷电容)ESR相对较小,不太适合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各大芯片厂商提出了多种技术和方法,如Type II纹波注入、RCC纹波注入等,甚至将纹波增强电路集成到芯片内部。

在设计PL56002数控CV/CC同步Buck电路时,笔者也遇到了一些问题。例如,在第一版PCB中,由于对地平面做了分割,导致带载后输出电压随负载电流增大而迅速下降。经过分析,发现是地平面划分出了问题,负载电流大了以后,PGND和AGND出现了电位差。于是,重新画板,使用4层板,PGND和AGND不再分割,底层和内1层做统一的地平面,问题得到解决。

此外,在调试过程中,还遇到了开关节点SW振铃的问题。通过分析振铃产生的机制,发现是由于存在各种分布参数和寄生参数导致的RLC振荡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笔者尝试了多种方法,最终通过增加Snubber吸收电路(R2、C8)成功改善了SW节点波形。

在效率方面,虽然忘记具体测量,但输出22V/4A时电感微温,MOS不烫,说明效率应该还可以。选用的MOS是HYG015N04LSC2,耐压40V,电阻1mΩ,最大电流180A,虽然有点大材小用,但价格便宜。

最后,为了给这款数控电源打造一个更加坚固耐用的外壳,笔者抢到了一张铝合金外壳免费打样券,并在线上设计了一个铝合金外壳。整个设计过程基本上是傻瓜式的,有视频教程可供参考,不到一天时间就完成了设计并下单制作。一个多星期后,外壳制作完成,为这款数控电源增添了一份高端感。

通过这次实践,笔者深刻体会到了DIY的乐趣和挑战。自制一款功能相对完善的数控电源不仅需要对技术的深入理解,更需要耐心和细心。希望本文的分享能对同样热爱DIY的电子爱好者有所帮助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热门版块
技术讨论
技术难题,共同探讨。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