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帖
客户端
扫码下载

[电脑] AMD Bergamo与Intel Sierra Forest:x86架构应对ARM挑战的新策略

[复制链接]
4 |0
数字前沿 发表于 3 小时前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这里可以调整气泡内文字大小!滑动试试吧! ×
12 px
26 px
在服务器CPU领域,AMD与Intel正面临来自ARM架构的严峻挑战。近期,AMD推出了基于Zen 4c内核的Bergamo EPYC服务器CPU,单路最高配置达到128核心(256线程),这一豪华配置被视为对Intel Sierra Forest(144核心)及ARM服务器CPU进攻的回应。特别是像Ampere的AmpereOne这样的ARM服务器CPU,在单路性能上已展现出赶超x86的趋势,尽管其单核性能仍有差距,但高核心数带来的算力在特定场景下已超越传统x86 CPU。

AmpereOne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云原生设计,去除了睿频和超线程功能。这一设计看似大胆,实则符合云业务部署的实际需求。大量云服务提供商(CSP)在部署Xeon和EPYC服务器时,往往会默认关闭这些功能,以防止性能抖动和不可预期的行为。对于CSP而言,单路性能更为关键,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能划分出的虚拟机(VM)数量,进而影响收入。相比之下,单核性能和峰值性能的敏感性较低,而指令集架构(ISA)兼容性问题在云厂商的垂直整合业态中也较易解决。

在衡量单路算力时,算力密度成为一个重要指标,即在同等制程下,内核Die每平方毫米能提供的算力。AMD的Bergamo通过优化后端设计,成功将Zen 4c内核Die面积缩小了35.4%,同时保持了与Zen 4相同的ISA和特性(如超线程SMT),甚至共用RTL代码。这种紧凑设计使得Bergamo在保持功能完整性的同时,大幅提升了算力密度。

与AMD不同,Intel在应对ARM挑战时选择了另一条路径。Intel的Sierra Forest(SFR)项目基于ATOM内核,旨在提供更高的算力密度。与AMD的Zen 4c相比,Intel的ATOM核(现称能效核)在前端设计上就已为性能优化,后端设计也进行了相应改进。从12代酷睿P-Core和E-Core的Die大小对比来看,去掉L2 Cache后,E-Core的Die Size显著小于P-Core,预示着SFR在算力密度上可能具有优势。

那么,对于云厂商而言,他们更看重单核性能还是单路性能呢?答案显然是后者。因为单路性能的提升意味着能划分出更多的VM,从而带来更多收入。在这个背景下,AMD Bergamo和Intel Sierra Forest的出现,无疑为x86架构在云服务器市场续写辉煌提供了可能。

然而,一个有趣的问题是:为什么Intel不把酷睿中已经验证过的混合内核(性能核与能效核)应用在服务器CPU中,而要分别推出纯P-Core和纯E-Core的志强CPU呢?这可能是因为服务器应用对计算类型的需求相对固定,混合内核在分配任务时可能面临挑战,且服务器平台需要稳定的算力输出,而混合内核可能带来的性能抖动和不可预期性是企业所不愿看到的。

综上所述,AMD Bergamo和Intel Sierra Forest分别代表了x86架构在应对ARM挑战时的两种不同策略。AMD通过优化后端设计提升算力密度,而Intel则通过改进ATOM内核来提供更高的算力密度。x86架构能否在云服务器市场续写辉煌,还有待第三方测评数据的揭晓。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Benchmark数据出来,为我们揭示这一问题的答案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热门版块
数码讨论
畅谈数码,分享心得。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