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帖
客户端
扫码下载

[电脑] 存算一体:打破算力瓶颈的新兴技术

[复制链接]
6 |0
未来视野 发表于 昨天 21:3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这里可以调整气泡内文字大小!滑动试试吧! ×
12 px
26 px
近年来,存算一体(Compute In Memory,简称CIM)作为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热门概念,正逐步从理论研究走向实际应用。存算一体,顾名思义,是将存储与计算功能集成在同一设备中,以克服传统冯·诺伊曼架构下的性能瓶颈。

传统上,计算机采用冯·诺伊曼架构,存储与计算作为两个独立模块存在。这种架构下,数据处理效率受限于存储设备与计算芯片间的数据传输能力。随着互联网时代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,以及AI技术的崛起,传统架构逐渐暴露出“存储墙”和“功耗墙”两大问题。前者指存储设备与处理器间的数据传输速度远不及处理器计算速度,后者则指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高能耗问题。

为解决这些问题,业界提出了存算一体的新思路。通过将存储与计算功能紧密结合,减少数据搬运次数,从而提升计算效率并降低功耗。这种架构模仿了人脑的工作方式,神经元既负责存储也负责处理信息,实现了高效且低能耗的任务处理。

存算一体的研究历史悠久,但受限于早期技术和工艺水平,一直未能实现广泛应用。进入21世纪后,随着芯片与半导体技术的成熟,存算一体的实现成为可能。科学家们发现,某些特殊材料或器件能在存储数据的同时执行简单逻辑运算,这为存算一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
2010年,惠普实验室的Williams教授团队利用忆阻器实现了简单布尔逻辑功能,开启了存算一体研究的新篇章。随后,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谢源教授团队提出使用阻变存储器(RRAM)构建存算一体架构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,显著降低了功耗并提升了速度。近年来,随着AI浪潮的推动,存算一体技术进入了高速发展期,吸引了众多芯片巨头和创业企业的加入。

存算一体技术根据存储与计算的距离远近,可分为近存计算、存内处理和存内计算三类。近存计算通过芯片封装和板卡组装等方式集成存储与计算单元,提升访存带宽;存内处理则在芯片制造过程中将存储与计算集成在同一晶粒中;存内计算则是真正的存算一体,消除了存储与计算的界限,实现了存算的彻底融合。

存算一体技术尤其适用于AI计算场景,如自然语言处理、信息检索、图神经网络等,这些应用对算力效率和系统能耗有极高要求。此外,存算一体芯片在AIoT智能物联网产品、云端AI计算等领域也展现出巨大潜力。通过减少数据搬运次数和降低功耗,存算一体技术为这些领域提供了高效且经济的解决方案。

然而,存算一体技术的实现和普及仍面临诸多挑战。技术上,存算一体采用新型存储技术,对半导体工艺有更高要求,需在芯片架构、电路设计和材料选择等方面进行创新。生态上,存算一体技术作为新兴领域,其生态系统尚未完全建立,需产业界协作提高设计工具链的成熟度。市场上,存算一体芯片需与传统存算分离架构竞争,同时考虑用户需求和场景接受度。

尽管如此,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业界的不懈努力,存算一体技术的未来充满希望。据QYResearch调研团队报告预测,到2029年,全球存算一体技术市场规模将达到306.3亿美元,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54.7%。这一数据充分显示了存算一体技术的巨大市场潜力。未来,存算一体领域将涌现出更多技术创新和优秀企业,推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持续发展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热门版块
数码讨论
畅谈数码,分享心得。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